各市体育行政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局,沈抚示范区社会事业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沈阳体育学院:
现将《辽宁省体育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1月30日
辽宁省体育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为深入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及《关于贯彻<国家标 准化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要求,以服务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为核心,充分发挥政府、科研院所和 行业协会的作用,进一步推动《辽宁省“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 规划》的落实,发挥标准化在助力体育强省建设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加快全省体育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全域体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特编制本指南。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辽宁实际,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以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为契机,建立具有辽宁特色的体育标准体系,促进体育发展融入辽宁振兴发展大局,以体育振兴助力辽宁振兴、人民幸福,为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作出辽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引导性原则。完善辽宁省体育标准体系顶层设计,推动政 府颁布标准的制定,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位参与体育标准的研制,集中力量优先推进重点和急需体育标准的制定,系统推进标准化工作,引导体育行业发展。
2.协调性原则。标准体系建设与国家、行业和地方已有的标 准化工作相协调,与已有的标准体系配套衔接。充分发挥政府、 市场、社会等各方优势,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协同推进标准化局面;发挥各级标准化主管部门和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建立健全体育标准化工作机制;实现国家标准、行 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协同发展,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推动辽宁体育标准“走出去”。
3.实效性原则。加强体育标准的有效供给和分类管理,注重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效果评估和监督检查,进一步提升体育标准的实效性。探索建立体育标准化实效性评估方法,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组织实施,强化创新服务,标准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质量效益、生态效益充分显现。
4.创新性原则。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科技创新在 体育领域的应用,加快数字化转型,结合辽宁体育产业特点和发 展趋势,以“标准化+体育”模式,推动体育技术、体育服务、体育管理的创新发展。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体育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实现创新发展和体育标准化建设相互融合,培育辽宁体育品牌,推动地方体育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体育标准化辽宁经验。
(三)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
在梳理已有体育标准的同时,考虑全省体育的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制定和发布一批体育领域标准,基本形成具有辽宁特色和示范引领作用的体育标准体系。到2025年底,全省体育类地方标准达10项以上,培育一批具有辽宁特色和区域影响力的地方标准,探索研究一批引领行业发展、打造体育新业态、新模式的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标准的适应性、有效性和质量水平显著提升, 对体育质量的“硬约束”进一步加强;体育标准覆盖面进一步拓宽,标准体系结构明显优化,标准之间的协调性显著增强,标准化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
2.具体目标。
2.1 标准体系不断健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相关领域标准基本实现全覆盖,政府颁布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协调配套,体育标准化工作机制更加健全。
2.2 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体育标准化队伍不断壮大,参与国家标准化能力明显提升,主导制定体育类国家标准取得实质性突破,建设体育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辽宁体育标准化的影响力大幅提升。
2.3 标准化作用日益凸显。体育标准与公共体育服务、体育科技创新、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和体育管理的衔接更加紧密,重点领域体育标准化服务推广力度和效益更加凸显。
2.4标准化组织逐步完善。组建省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立健全体育标准化工作制度,有效发挥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标准化组织在推动体育标准化工作中的作用。
(四)重点任务。
1.扎实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 以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为重点,制定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推动全民健身模范市、县(市、区)创建。完善国民体质监测制度,切实提高科学健身水平。
2.着力加强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标准化工作。深化公共体育场 馆运营管理改革。优化服务项目、经营内容和岗位职责,提高公 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水平。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综合试点工作,培育典型,推广经验。
3.持续推进体育装备制造标准化工作。鼓励支持企业推广应 用体育用品、体育装备和体育器材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体育制造业品牌培育奠定基础。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各级各类标准的 制定,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将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转化为先进标准,拓展设计研发、品牌建设等价值链高端环节,打造体育制造业强链,加大标准实施和品牌培育力度,形成一批全国著名、国际知名的辽宁体育制造业品牌。
4.切实提升体育赛事安全标准化水平。按照总体规划、分步 实施的原则,制定大型体育赛事活动、高危体育项目应急管理规范,落实马拉松、徒步、海钓、智力运动等赛事办赛指南、服务 规范以及参赛指引,明确举办基本条件、规则、程序和重点环节工作规范。建立体育赛事活动指导员管理体系,通过完善竞赛组织、活动策划、品牌宣传、后勤保障等规范,建立安全认证、风 险评估评价和检查督查制度,切实加强赛事运行质量管控和安全风险防范。
5.不断探索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标准化。制定实施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和县级业余体校办学标准,规范办学条件、改善办学质量。 不断完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体育传 统特色学校创建标准,推动青少年体育后备高质量人才培养。创 新体育优秀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规范运动水平等级认证。
6.促进智薏体育标准化广泛应用。进一步完善智能体育制造、 智慧体育场馆、体育赛事组织和在线健身培训等智慧体育服务标准,推动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支持体育企业开展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促进 数字体育产业聚集区布局建设。开展智慧体育场馆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优化场地预订、门票销售、信息查询和健身服务等规范。
二 、建设思路
在国家《体育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2020)》基础上,结合我省体育产业发展实际,系统梳理体育领域需要制定的相关标准,统筹资源、分类指导,根据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构建与国家标准体系配套衔接、相互支撑的辽宁省标准体系,体系覆盖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青少年体育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一)体育标准体系结构。
体育标准体系结构主要反应各层级、各部分之间的组成关系, 构成了相辅相成的体系结构。我省标准体系结构是以国家体育标准体系结构为基础,保留了要素层界定的开展体育工作的人、组织、设施设备、器材装备和场所各组成要素,参考国家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系列标准 (GB/T24421), 以体系层为核心,确定了基础通用层、保障层、技术层和管理层,各体育领域(运动项目)围绕体系层和要素层开展标准化工作,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体育标准体系结构的组成包括:
1.要素层。要素层是构成标准总体结构的根本。依据标准服务的对象、标准的构成内容和标准的表现形式,要素层主要由人、组织、设施设备、器材装备和场所等构成。
2. 基础通用层。由标准化导则、术语与缩略语、符号与标志、分类和配置等组成,为体育标准体系提供基座。
3. 保障层。由赛事活动保障、设施设备、体育文化、体育信息化、体育彩票等组成,给出了体育活动所需的意识环境、体育数字化、财务资源、设备设施等保障资源。
4. 技术层。由科学健身指导、运动方法和器材装备技术等组 成,给出体育领域统一的技术要求,制定体育技术相关标准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实现体育项目高质量发展的预期目标,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5. 管理层。由选材、等级和考核、组织机构规范、开放条件、 运营规范、运动项目规范、评价评定、产业监测与调查等组成,从多个维度说明体育管理的执行内容。
6.领域层。领域层代表了以运动项目需求为导向,体育标准化工作开展的范围,是体育标准化服务于各类运动项目的载体,包括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青少年体育。
(二)体育标准体系框架图。
体育标准体系框架是由体育标准体系结构向下映射而成,是形成体育标准体系的基本组成单元。体育标准体系采用层次结构,上层标准的内容是下层标准内容的共性提升,上层标准制约下层 标准,并指导下层标准。第一层将整个标准体系划分为“基础通 用标准体系”“体育管理标准体系”“体育技术标准体系”“体育保障标准体系”四部分,第二层按专业或过程划分类别,第三层按需划分子类别,形成内容完整、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4个子体系和19个子类,总框架如图2所示。
图 2 体育标准体系框架图
三 、建设内容
体育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反映了服务于体育要素层各构成单元的要求,综合体系结构中不同层级的类别和范畴,以及运动项目围绕要素层开展的工作,对体系层做进一步细分,形成内容完整、结构合理的4个子体系和19个子类。
(一)基础通用子体系
基础通用子体系包括标准化导则、术语与缩略语、符号与标志、分类和配置五个部分,如图3所示。基础通用标准主要针对基础的或共性的标准化对象。
图 3 基础通用子体系框架图
1.标准化导则
主要统一标准化工作相关标准,形成体育标准化工作的理论基础。
2.术语与缩略语
主要统一体育相关概念知识,形成体育标准化工作的语言基础。
3. 符号与标志
主要统一体育标准化相关符号、标志,包括但不限于符号设计标准、标志使用标准等。
4.分类
主要对体育相关事务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体育场馆、体育赛事、设备设施、器材设施和人员等分类标准。
5.配置
主要对体育相关事务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体育场馆、设备设施、器材设施等配置标准。
(二)体育管理子体系
体育管理子体系包括选材、等级和考核、组织机构规范、开放条件、运营规范、运动项目规范、评价评定和产业监测与调查七个部分,如图4所示。
图 4 体育管理子体系框架图
1.选材、等级和考核.主要规范体育选材、运动员等级、体育相关工作监督考核等内容,明确各项体育活动选材标准,并建立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以便为我省竞技体育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2.组织机构规范 主要对各类体育场馆、俱乐部、体育相关协会、培训机构、体育中介等组织机构的管理进行规范。
3.开放条件 主要规范各类体育场所、营地、休闲体育度假区等开放条件,为体育相关场所开放运营,提供技术支持。
4.运营规范 主要规范各类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场馆和营地等组织机构的服务要求、服务质量要求、运行控制要求等。
5.运动项目规范 主要规范各类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项目,以安全为重点,从户外运动、攀岩、海钓等项目进行规范。
6.评价评定 主要规范各类体育场所星级划分及评定和赛事活动的等级划分与评定,结合我省特点,重点从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三大球、冰雪运动、智力运动和海钓等赛事活动方面进行标准研制。
7.产业监测与调查 主要规范产业监测方法、产业调查实施和产业调查效果评价。
(三)体育技术子体系
体育技术子体系包括科学健身指导、运动方法和器材装备技术三个部分,如图5所示。
1.科学健身指导 主要规范平台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服 务质量、科学健身中心、科学健身服务,包括为群众提供的体质监测、运动能力和运动风险评估等相关标准研制。
2.运动方法 主要规范运动训练、人员培训和操作规程。
3.器材装备技术 要规范优势产业及制造强项器材的使用要求、技术条件、试验方法和安全要求。
(四)体育保障子体系
体育保障子体系包括赛事活动保障、设施设备、体育文化和体育信息化四个部分,如图6所示。
图6 体育保障子体系框架图
1.赛事活动保障 主要规范各类体育场所星级划分及评定和 赛事活动的等级划分与评定,结合我省特点,重点从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三大球、冰雪运动、智力运动和海钓等赛事活动方面进行标准研制。
2.设施设备 主要规范各类体育场所星级划分及评定和赛事活动的等级划分与评定,结合我省特点,重点从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三大球、冰雪运动、智力运动和海钓等赛事活动方面进行标准研制。
3.体育文化 主要规范体育文化资源和体育文化推广等标准, 重点开展涉及体育文化(科普)资源内容建设、体育文化(科普)推广和培训等标准研制。
4.体育信息化 主要规范信息化平台建设、信息化实现、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安全等标准。
四 、标准明细表
标准明细表将体育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照体系框架进行分门别类,具体见附录。
五、 标准体系统计
辽宁省体育标准体系共包括标准197项,其中基础通用标准 子体系38项,体育管理标准子体系56项,体育技术标准子体系58项,体育保障子体系45项,标准统计见表1。
本体系中共有37项未发布标准,考虑到未来标准体系的适用性,列入了处于制定中的国家和行业标准22项,待制定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共15项(见表2)。
表2 待制定标准目录
序号 |
体系号 |
标准名称 |
宜定级别 |
所属领域 |
1 |
02-1-05 |
大众海钓水平等级评价规范 |
地方标准 |
涉海体育 |
2 |
02-1-06 |
青少年运动素质测试和评价 |
地方标准 |
青少年体育 |
3 |
02-6-07 |
青少年足球技能等级评定 |
地方标准 |
青少年体育 |
4 |
02-7-01 |
体育产业调查实施规范 |
地方标准 |
产业调查 |
5 |
02-7-02 |
体育重点行业动态监测指南 |
地方标准 |
产业调查 |
6 |
04-1-04 |
智力运动线上赛事活动管理规范 |
地方标准 |
智力运动 |
7 |
04-1-05 |
海钓赛事活动管理规范 |
地方标准 |
涉海体育 |
8 |
04-3-02 |
体育文化(科普)推广实施指南 |
地方标准 |
体育文化 |
9 |
04-3-03 |
满族民俗体育文化建设指南 |
地方标准 |
体育文化 |
10 |
04-4-03 |
体育赛事组织信息化管理规范 |
地方标准 |
赛事组织 |
11 |
04-4-04 |
智慧运动社区建设指南 |
地方标准 |
体育信息化 |
12 |
04-2-2-20 |
智力运动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 |
团体标准 |
智力运动 |
13 |
02-2-03 |
体育组织管理人员培训指南 |
团体标准 |
体育保障 |
14 |
03-2-02 |
传统武术(鸳鸯拳、通背拳) 基本动作技术规范 |
团体标准 |
传统武术 |
15 |
03-2-03 |
武搏项目(搏击、跆拳道) 基本动作技术规范 |
团体标准 |
传统武术 |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高度重视体育标准化工作,将体育标准化工作摆上重 要议事日程,列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作为体育强省建设重要工 作内容,结合本地实际,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责任,推动体育标准的制修订、发布实施、推广应用、监督评估等各项工作落到实 处。以试点示范建设、等级评定、推广应用等形式,引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体育企业、社会团体制修订相关标准。
(二)完善政策保障
各地要强化体育标准化工作经费保障,纳入部门预算。发挥省重大体育科研课题专项资金和省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作用, 加大对通用基础类标准的制修订、体育标准化基础性研究的政策扶持,引导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加大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形成市场化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体育标准化工作培训力度,提升 体育标准化人才队伍的标准化工作能力。建立全省体育标准化专家人才库。
(三)营造良好氛围
各地要加大体育标准化工作的舆论引导,传播体育标准化理 念,宣传体育标准化政策措施、先进典型和优秀成果。加强体育 标准宣贯,推动全社会了解、熟悉并掌握体育标准,为实施体育标准化营造浓厚氛围。综合运用各类宣传手段,积极展示体育标准化工作成效,不断扩大辽宁体育标准化工作在全国的影响。
辽宁省体育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