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体育局文件
体教融合振兴发展辽宁“三大球”实施意见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厅委、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大球要搞上去,这是一个体育强国的标志”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体育强国建设纲要》 (国办发〔2019〕40号)制定的“全面推动足球、篮球、排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的目标任务,加快我省“三大球”振兴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大球”振兴发展的决策部署,立足辽宁优势,勇于突破创新,深耕人才培养,优化发展环境,形成保障合力,走出一条具有辽宁特色的“三大球”振兴发展之路,成为体育强省建设标志引领,为国家“三大球”跨越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二、主要目标

  ——到2025 年,“三大球”青少年参与人数大幅增加,重点精英梯队参赛成绩稳步提高,基本建成多元融合、协同有序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职业俱乐部规模不断壮大,男篮、女排保持 国内一流水平,男女足、女篮、男排成绩稳步提升;多元丰富的赛事体系逐步形成,赛事品牌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三大球”协会管理体系日趋完善;辽宁特色“三大球”文化日益凸显。

  ——到2035年,建成先进高效的“三大球”人才培养体系,辽宁籍运动员数量在各级国家队的平均占比全国居前,我省成为国家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三大球”都拥有国内一流的职业俱乐部,“三大球”各支队伍全部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建成健全完备的“三大球”协会管理体系;“三大球”赛事具备广泛的国内国际影响力;形成健康、浓厚的“三大球”文化氛围,三大球成为 我省群众普遍参与的运动,“三大球”振兴发展成果实现全国领先。

  三、重点举措

  (一)深入推进“三大球”体教协同。

  加强青少年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各级教育、体育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布局,加大经费、人员、场地、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将“三大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创建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考核 和学校综合评定的重要指标,持续提升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规模和质量。到2025年,“三大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达2500所。

  配齐、配强学校师资。各级教育、体育部门要统筹“三大球”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制定“三大球”学校师资配置计划。推进中小学设立“三大球”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到2025年,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全部配齐取得专业资质的专兼职教练员或体育教师。

  统筹推进项目管理。各级体育、教育部门要建立常态化沟通 联络机制,完善制定合作项目清单,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协作,职责共担,成果共享。切实加强“三大球”运动员注册管理、赛事融合和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统一规划和设计,形成规范有序、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深入推动竞赛改革融合。以开展校园体育竞赛活动,不断提 高广大青少年“三大球”竞技水平为目标,各级教育部门要重点 开展学生锦标赛、联赛、夏令营(冬令营)训练等活动,选拔组 建省级校园“三大球”学生代表队,并在体育部门的支持下,形 成一体化推进、相互支撑的辽宁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竞赛改革发展模式。

  强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根据我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 目布局,针对现有的“三大球”项目学校,适当调整“三大球”项目招生比例,强化运动训练和技术指导,积极搭建赛事平台,锻炼队伍和提升竞技水平。实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动态管理,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动态调整或逐步扩大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规模, 调整的项目与增加的学校向“三大球”项目倾斜。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扩大师生参与度,形成以“三大球”为载体的校园体育文化,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深入开展。

  (二)推动“三大球”基地化发展。

  建设省级综合示范基地。省体育局要依托省体育事业发展中心运动训练优势,建设省级“三大球”综合示范基地。落实优质教学资源,对训练软、硬件设施实施全面升级,组建复合型科研医疗团队,建设训练大数据等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科学的培养支持机制和绩效考评机制,全面保障省属“三大球”精英梯队集中训练。到2025年,将综合示范基地打造成为面向全国招募和输送人才的“三大球”培训基地。

  争创国家共建合作项目。支持大连做好中国足协试点城市建 设,支持沈阳、大连持续推进落实中国足协青训中心建设各项工作任务争创“三大球”国家共建合作项目,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发挥全省示范带动作用。到2025年,力争排球项目获得国家认证共建。

  (三)推动“三大球”职业化发展。

  加快“三大球”职业化进程。支持省内“三大球”职业俱乐部建成国内一流俱乐部,鼓励社会力量创办“三大球”职业俱乐部,推动“三大球”专业队走向职业化。职业俱乐部要创新管理理念,提高运营水平,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百年俱乐部。各地要制定对职业俱乐部的扶持和奖励政策。到 2025年,省内征战“三大球”顶级联赛的职业俱乐部队伍不少于7支。

  (四)推动“三大球”社会化发展。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培训机构。强化政策引导和扶持奖励,积极推动“三大球”社会培训机构的建立。各级教育部门要支持社会培训机构走进学校,各级“三大球”项目协会要加强对社会培训机构的服务和指导。组织省级社会培训机构年度评选工作,对 优秀社会培训机构给予一定政策奖励,并考虑纳入优先购买服务对象。

  改进赛事活动体系。调整省运会及年度赛“三大球”项目设置,增加参赛年龄组别和项目金牌数量。建立覆盖省、市、县(区) 的“三大球”青少年超级联赛,逐步打造成为辐射东北、面向全国、贯穿全年、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精品赛事。举办涵盖专业、业余,覆盖各年龄段及各类人群广泛参与的“三大球”运动赛事。

  普及引导群众参与。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组建“三大球”队伍,开展联赛、达人赛、健身周、嘉年华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快推进“三大球”基层协会建设。建立“三大球”志愿服务队伍。推动各市、县(区)广泛开展“三大球”业余赛事活动,构 建覆盖全省的“三大球”业余联赛体系,铸就我省“三大球”业余联赛品牌。

  推进场地设施建设。鼓励各地因地制宜规划和建设一批小型多样、简易便民的“三大球”场地。支持各级体育部门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三大球”基地。倡导社会力量投入“三大球”场地设施建设。推动社会公共场地和校园足球场地向社会开放,加紧制定开放办法,明确开放政策。到2025年,争取建成1000块简易“三大球”场地。

  完善协会化管理体系。加强省级“三大球”单项协会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体制完善、结构合理、职责明确、规章健全、监管完善的管理体制。完善各地市、县(区)协会建设,形成覆盖全省、权责明晰、管理高效、运行规范的协会化管理体系。

  (五)构建“三大球”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青训体系。构筑以省为中心,沈阳、大连为重点,其他市为支点的“1+2+N”发展模式,优化青训体系布局。建立完善各级各类体校、青训中心、职业梯队、单项基地、社会培训机构、项目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等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符合项目发展规律、各实体间高效协作的特色青训体系。

  健全精英梯队。依托我省“三大球”教练资源优势,成立“三大球”专家组,组建高水平复合型教练团队,选招“三大球”优秀人才。提供“三大球”专业运动员编制,落实科技助力措施,打造技术精湛、体能充沛、特点鲜明、敢打敢拼的辽宁“三大球”铁军。2021年起,全面启动足球“辽小虎”重塑计划、篮球“黄金一代”培养计划和排球“精英腾飞”计划。

  夯实人才队伍。大力开展教练员、裁判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全面提升专业人才素质和工作水平。建立人才储备库,优化人才结构,规范从业标准,打造与“三大 球”专业人才岗位需求相匹配、与振兴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人才队伍。

  (六)实现“三大球”产业和文化繁荣发展。

  扶持重点业态发展。大力发展“三大球”竞赛表演业,借鉴国内外体育赛事组织运作市场开发模式,积极承办“三大球”国际大赛,打造有影响有特色的自主品牌赛事。依托我省“三大球” 人才优势和消费能力,积极培育“三大球”服务业,鼓励企业从事“三大球”赛事推广、人才交流、技术培训、信息咨询、品牌运营、市场开发等经营服务。

  培育构建特色文化。挖掘“三大球”项目特色、组织文化和团队精神,培育能展现“三大球”项目特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符号。讲好项目文化故事,树立项目领军人物,加强对“三大球” 媒体报道,提高大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为加速“三大球”振兴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七)加强“三大球”国际合作交流。

  加强与“三大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引入先进的青训、赛事、市场运作等经验,完善自身发展理念和运行模式,引进高水平教练员和资深讲师进行专业指导,提升教练团队执教能力。每年选派“三大球”青少年球员进行海外拉练和比赛。全面加强与日韩及“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三大球”强国的合作,常态化开展人才和赛事的交流合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加快“三大球”振兴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三大球”振兴发展工作的政策研究、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要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助推发展。

  (二)完善政策保障。各级体育、教育部门要加大体彩公益金等专项资金对“三大球”振兴发展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青少年人才培养和公益活动。

  (三)强化舆论宣传。大力普及传播“三大球”知识,关 注“三大球”发展动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和智慧,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使加快“三大球”振兴发展成为全省各界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辽宁省体育局    辽宁省教育厅

                                                                                                                        2021年2月8日

辽宁省体育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