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建设辽宁省体育 博物馆促进文体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第13030385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0日
  • 编辑:辽宁省体育局管理员
  • 来源:

台盟省委

你们提出的建设辽宁省体育博物馆促进文体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一、从发展的角度看,辽宁需要一座体育博物馆

(一)体育是辽宁一张亮丽名片。

辽宁是体育大省,多年来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优秀竞技体育人才,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辽宁共有32人获得32枚奥运金牌,奥运贡献继续领跑全国。此外,马龙、李雯雯等十余名注册在外省市的辽宁籍运动员在历届奥运会赛场获得十余枚金牌,这也是辽宁体育对中国体育的一大贡献。

近年来,辽宁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及体育文化协调融合发展,不断加快体育强省建设步伐。从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到正在筹办的2028年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辽宁将成为全国唯一的既承办了全运会、又将承办冬运会的“双运之省”。

(二)辽宁体育文化厚重、体育藏品丰富。

上世纪30年代,来自辽宁的刘长春只身出现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赛场,成为中国奥运第一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辽宁运动员获得的金牌数、奖牌数和总分在全国省区市中均排名第一,达到了历史巅峰;王楠共获得4个奥运会冠军、19个世界冠军;王义夫、张宁、郭跃、刘洋均两获奥运会冠军;韩晓鹏为中国历史性夺得冬奥会滑雪项目冠军;徐永久夺得中国田径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陈跃玲首夺田径项目奥运会冠军;“东方神鹿”王军霞被国际田联评选为年度世界最佳运动员,成为荣获杰西·欧文斯奖、入选国际田联名人堂的亚洲第一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王军霞获得女子5000米金牌,成为中国首位获奥运会长跑金牌的运动员。

辽宁“三大球”成绩斐然,6支一线队伍都曾多次获得全国冠军。中国女排历史上3次获得奥运会冠军,每次都有辽宁体育健儿参赛。从辽宁男足“十连冠”“亚俱杯”冠军,到大连足球的“八冠王”,再到辽宁男篮当下的“三连冠”,有体育迷戏言,就是将辽宁“三大球”及辽宁在奥运会、全运会等历届大赛上获得的冠军奖牌、奖杯堆在一起,辽宁体育博物馆的藏品就够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群众体育领域、在体育产业、体育文化领域,辽宁体育同样不缺珍贵的藏品。比如,2019全国大众欢乐冰雪周启动仪式在沈阳举行。启动仪式上,由辽宁省冰雪画艺术研究会的22位优秀画家倾力创作的《关东冰雪》画卷长达20.22米,蕴含着4300万辽宁人民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热切期盼和深情祝福。该画卷已由中国体育博物馆永久收藏。

(三)建设辽宁体育博物馆必将进一步推动我省体育文化、体育产业发展,促进我省文体旅高品质融合发展。

如提案阐述,建设辽宁体育博物馆,无疑是我省高质量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完善博物馆体系的重要一环。弘扬辽宁体育文化,塑造体育精神,拓展体育影响,展示辽宁形象,提升辽宁昂扬向上的精气神,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凝心聚气,为发展注入新活力。

此外,建设辽宁体育博物馆,将打造辽宁新的网红地标,成为集宣传、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研学、展演、娱乐于一体的消费综合体,扩大体育消费、带动就业及税收,实打实地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辽宁体育事业全国闻名,体育博物馆必然成为游客关注度较高的旅游新地标。

二、经前期研究论证,已着手启动建设辽宁体育博物馆

辽宁需要一座体育博物馆。近年来,省体育局经充分调研、论证,认为建设辽宁体育博物馆的时机已基本成熟。在《辽宁省“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中已经提及,启动建设辽宁体育博物馆。

一是启动在系统内部选址工作。

建设辽宁体育博物馆,选址确定场地是关键一步。结合辽宁体育工作实际,从可操作性考量,省体育局已在系统内部所属单位开展选址工作。经前期推进,已初步形成几套方案,需进一步论证优化。

二是授权辽宁省体育基金会,依托社会资本、社会力量联合建设辽宁体育博物馆。

省体育局在筹划自建的同时,也在两条腿走路,与外部力量、资本合作,携手共建。此事也在稳步推进中。

三是与辽宁博物馆、辽宁图书馆等单位合作共建。

借助其专业力量、优势资源,我们借力、乘车而行,实现合作共赢。

四是整合资源、盘活存量,组建新的辽宁体育博物馆。

目前,辽宁共有大连武术文化博物馆、沈阳足球之都博物馆等体育博物馆。此外,省体育局与辽宁省篮球运动协会、辽宁男篮俱乐部正计划在沈阳奥体中心旁建设一座辽宁篮球博物馆。

三、工作难点与下一步工作重点

根据《博物馆条例》《博物馆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应由地方政府设立法人机构,组织陈列展览、藏品保管、文物保护等专业人员对博物馆运行进行日常维护。博物馆设立条件如下:具有固定的馆址以及符合国家规定的展室、藏品保管场所;相应数量的藏品以及必要的研究资料,并能够形成陈列展览体系;与其规模和功能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必要的办馆资金和稳定的运行经费来源;确保观众人身安全的设施、制度及应急预案等。

目前,建设辽宁体育博物馆的时机、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但从实际操作层面,还存在选址、资金、运营等实际问题与困难。这些瓶颈还需要逐一突破。

接下来,省体育局将会同省发改委、省文旅厅等相关单位,进一步沟通、论证并推进此事。例如,省体育局已经与省文旅厅就推进建设辽宁体育博物馆一事达成如下共识,携手推进。

一是邀请专家对拟建陈列展览区、藏品库房区、文物保护技术区、公众服务区和办公区等方面的设计,提供相关咨询意见。

    二是在展览方面。为了更好地收藏、保护辽宁体育史上的珍贵文物、文献和相关资料,省文旅厅可以组织协调相关专家,对陈列大纲、展陈设计进行指导,对拟从事陈列、宣教、保管、技术保护、安保等方面人员进行培训,同时,也可协调相关业务人员赴省内其它博物馆(纪念馆)进行现场交流学习。

三是在宣传方面。省文旅厅可以利用“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活动,加大对体育博物馆的宣传力度,充分展示辽宁健儿历史成就,弘扬辽宁体育文化,讲好辽宁体育故事,打造辽宁体育强省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