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辽宁省委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意见

  •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5日
  • 编辑:
  • 来源: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 (中发[2002)8)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加快我省体育事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和作用就越显著。体育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量,也有助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养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我省体育健儿在历年来国际国内大赛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拼搏精神,激发了全省各族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和战胜困难、奋发向上的斗志。

  ()体育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将大幅度增长,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的程度也将极大提高。发展体育产业,不仅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对外开放和交流,而且有利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加快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加快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目标,紧紧抓住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有利时机,加快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努力提升竞技体育运动水平,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依法行政、依法治体、科教兴体,充分发挥体育事业在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兴,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从现在起到2010年,加快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群众体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达到40%以上。人民体质进一步增强,国民体质的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亲民、便民、利民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竞技体育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省运动员获金牌总数要位居全国前列,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在2005年第十届、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我省运动员获金牌总数要位居前三名。

  ——体育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建设辽宁体育中心,省优秀运动队各项目训练场地得到更新改造;各市都建有场馆配套、设施完善,能够举办国际或全国体育比赛的体育中心;所有县(市、区) 的体育设施达到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四个一”要求,即一个标准田径场、一个标准游泳池、一个灯光篮球场、一个训练房。

  ——体育产业初具规模,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发展规范,具有辽宁特点的体育健身娱乐、体育竞赛表演、体育技术咨询服务、体育旅游和体育彩票等体育产业市场。体育产业指标纳入国民经济的统计指标。

  ——体育科教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取得一批国内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形成布局合理、学科配套的体育教育体系。

  三、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努力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

  ()切实把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作为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好。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增强人民体质作为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纳入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和目标管理体系,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县(市、区)的基础工作来抓。各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街道(社区)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工作范围,积极探索适合时代要求的基层体育发展模式。各级党政机关要带头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大力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育、职工体育、农民体育、老年人体育、残疾人体育、少数民族体育以及本行业的体育活动,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运动会和体育健身比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占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阵地。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监督和管理。

  ()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要按照亲民、便民、利民的原则,努力构建包括健身组织、健身设施、健身指导、宣传教育、竞赛活动、体质测定为内容的六大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各级群众体育组织,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形成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组织指导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建设并管理好健身广场、健身公园、健身路径、健身中心等群众健身场所,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参加体育活动;完善省市两级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定期公布国民体质状况,指导群众科学健身。

  ()以学校体育为重点,抓好青少年体育。各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保证体育课、早操、课间操和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和质量,确保每位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积极开办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注重质量、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加快各级各类传统项目学校建设,做到从小培养,形成城市特色,为优秀运动队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 以社区为重点,抓好城市体育。要把体育工作作为城市社区的一项工作职能,坚持业余、小型、多样的原则,广泛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根据实际情况,筹措资金,加大投入,组建社区体育俱乐部等体育活动组织,为居民提供方便、实用的健身场所。逐步实现每个社区都有80平方米以上的活动室及相关健身器材,每个社区都要有健身广场,保证社区体育经常化。

  () 以乡镇为重点,抓好农村体育。农村体育要形成以乡镇为龙头,以农民体协为纽带,以村屯体育活动为基础的农村体育活动网络。农村乡镇要建立体育活动指导站,培养和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每个乡镇都要有一个篮球场和一个不少于40平方米的体育健身活动室。积极开展具有区域特色、乡土特点和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

  四、全面实施新时期奥运争光计划,不断提高我省竞技体育水平

  ()认真实施新时期奥运争光计划。从省情出发,优化结构,突出重点,调整省级专业队运动项目设置结构。在继续抓好长距离、力量型、耐力型、大级别运动项目,巩固和提高我省传统优势项目的同时,千方百计提高群众喜闻乐见,社会影响大的足球、篮球、排球的运动技术水平。各市要根据省级专业队运动项目的设置,对本地区业余训练的运动项目进行结构性调整,突出重点,形成符合省情市情、布局合理、科学规范、富有效益、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十一)办好各级体育运动学校。各级体育运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向省级专业队输送高水平的体育后备人才。省体育行政管理部门要通过经济、竞赛、行政等手段,调动基层的输送积极性,拓宽输送体育后备人才的渠道;各市要增强全省“一盘棋”观念,强化培养输送意识,为省专业队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各市要把兴建体育名城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结合起来,选择一两个有特点的项目,重点开展,形成地区特色,塑造城市项目品牌。抓好国家设在各市的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

  (十二)进一步强化县(市、区) 业余体育训练管理。我省许多重点优势项目的运动员来自农村。县(市、区)的业余体育训练管理体制应当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发挥农村中、小学的作用,把业余体育训练同学校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没有业余体育训练队伍的县(市、区),都要恢复业余体育训练队伍。各县(市、区) 至少要有一所少年儿童体育学校。

  (十三)举办好省市综合性运动会和各项体育比赛。全省运动会和每年的省内各项体育竞赛是推动我省竞技体育发展,活跃城乡文化体育生活,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形式。以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目标,科学设置、合理调整全省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和参赛年龄,使我省优秀运动员参赛年龄与2008年奥运会的要求相衔接。各市、县(市、区)要举办好四年一届的运动会和其他赛事。积极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承办体育比赛,加强对商业性体育赛事的管理。

  (十四)加强优秀运动队伍建设。坚持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体育运动人才。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的科学训练”原则。坚决反对通过使用违禁药物和行贿等手段骗取体育荣誉。提高运动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优秀运动员升学深造的途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我省实际出发,进一步建立健全优秀运动员选拔招生制度、就业转岗培训制度、运动员伤残保险制度、伤病医疗特殊补助制度和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优惠政策。建立健全竞争、激励和制约机制,调动教练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实行优秀教练员年薪制,搞好训练、科研和后勤保障工作。搞好裁判员的培养、管理和使用,增加裁判员数量,提高裁判员素质和能力。

  (十五)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竞技体育的科技含量。以备战奥运会和全运会为重点,进行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把体育科研纳入全省科研工作计划,增加对体育科研经费的投入。科技、教育、卫生等部门要组织力量,开展重点体育科研项目的协作攻关。省市体育科研机构和各高等院校要加强合作,加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和重点项目的体育科学研究。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不断提高我省体育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

  五、发展体育产业,培育体育市场,拉动体育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十六)体育产业是我国新兴的产业。要将体育产业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列入国民经济统计指标。研究制定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放宽体育产业的市场准入。鼓励国际体育组织、体育产业集团来我省投资,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经营实体。鼓励社会各界对体育事业、公益性体育机构和公共体育设施的赞助和支持,保障和维护其正当权益。积极引导大众消费,大力培育和繁荣体育市场。进一步完善法制,规范市场行为,逐步形成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重点培育以体育健康娱乐、竞赛表演、体育旅游、体育中介、体育用品、体育人才和体育信息服务为主的体育市场。进一步扩大体育彩票销售规模,繁荣体育彩票市场。各级体育、工商、公安、物价、税务、卫生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做好体育市场的监督管理。盘活体育存量资产,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注意开发体育领域内的无形资产,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按照国际惯例,合理开发体育电视资源。

   六、创新体育管理体制,转换体育运行机制

  (十七)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借鉴国外成功的体育管理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规律的体育管理体制。体育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体育方针,制定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和体育行业政策,加强监督管理和组织协调上来,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

  (十八)深化体育运行机制改革。公益性体育事业单位要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经营性体育产业单位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逐步理顺单项运动协会、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体育俱乐部的关系,加强行业自律,逐步实行协会实体化。政府和体育行政管理部门通过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各协会进行管理,行使建议权、指导权、监督权和审计权。建立和完善各类体育中介、专业协会和体育经纪人制度及诚信制度。

  (十九)推进竞技体育训练体制改革。要从政府办体育的训练体制转变到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训练体制。省级专业队中有条件的运动项目,要逐步向半职业化和职业化俱乐部形式过渡。鼓励有条件的城市、高等院校和个人办专业队或高水平运动队。鼓励企业、乡镇和个人举办从事业余体育训练的学校、俱乐部。

  (二十)建立合理有效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输送和交流制度,促进体育后备人才有序流动。制定有利于促进体育后备人才有序流动的行政法规;不断改革和完善竞赛制度,发挥竞赛对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调节作用;设立体育后备人才输送专项资金;提高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奖励标准,奖励为培养优秀后备运动人才作出突出贡献的基层单位和个人。

  七、加强组织领导,切实保障体育事业发展

  (二十一)切实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体育工作,把体育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财政预算和政府任期考核目标。每年定期听取体育工作汇报,专题研究部署本地区、本部门的体育工作。各市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主要领导的调整、选配,要征求省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在机构改革过程中,体育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县(市、区)机构改革中,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同其他部门合并的,要实行一个机构两个牌子办公,保证工作经费和人员。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和各行业体协要根据各自特点,组织职工、青少年、妇女、残疾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加强体育法制建设,加快体育配套立法步伐,建立健全符合我省特点的体育法规体系。各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要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搞好体育宣传报道工作,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营造促进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二十二)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各级政府每年要依法将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确保体育事业经费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步增加。将体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经费、所取得的预算外收入及体育彩票收入提取的公益金,按照国家规定的全民健身、奥运争光项目使用比例列入本级部门预算,规范管理,统筹安排,资助重点项目业余训练、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及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经费。各市也要按照部门预算原则,统筹安排预算支出,资助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和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经费。加强体育彩票公益金的监管,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集中财力办大事。严格体育彩票经费使用规定,发挥体育彩票资金使用效益。

  (二十三)加快体育设施建设,强化体育设施管理。制定城市体育设施布局规划及相应建设标准,并将有关规划列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做到统一安排、合理布局、逐步建设。新建公共体育设施,地方政府可用划拨方式提供用地。新建居民小区、经济开发区和学校,应当配套建设符合国家和省城建规划部门有关规定的体育设施。确因特殊情况需要改变公共体育设施的,要按国家有关规定,择地新建偿还。需临时占用体育用地和设施的,必须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并及时归还。公共体育设施要面向社会开放,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馆,也要最大限度地向公众开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体育健身场所。(发至县级,可登党刊)